【培养方式定向和非定向怎么区分】在研究生招生过程中,很多考生对“培养方式”中的“定向”和“非定向”概念感到困惑。其实,这两者主要区别在于研究生毕业后的工作安排、就业方向以及是否需要与单位签订协议等。以下是对两者的主要区别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概念总结
1. 定向培养:
是指学生在入学前就已经与用人单位(如企业、科研机构、政府单位等)达成协议,毕业后需按照协议到该单位工作。这种培养方式通常要求学生在录取前签署定向协议,且在学习期间不享受国家提供的奖学金或助学金。
2. 非定向培养:
是指学生在入学时没有与任何单位签订定向协议,毕业后可以自主择业,自由选择工作单位。这类学生通常可以享受国家提供的奖学金、助学金等政策支持。
二、主要区别对比
| 项目 | 定向培养 | 非定向培养 |
| 毕业去向 | 必须到签约单位工作 | 自主择业 |
| 是否签协议 | 入学前需签定向协议 | 不需要签协议 |
| 奖学金/助学金 | 一般不享受 | 可享受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等 |
| 档案归属 | 档案可转至单位 | 档案转至人才市场或学校 |
| 户口迁移 | 一般不迁户口 | 可迁户口至学校或人才市场 |
| 就业指导 | 单位提供就业支持 | 学校提供就业指导 |
| 培养经费来源 | 由单位承担部分费用 | 由国家或学校承担 |
三、选择建议
- 如果你有明确的就业单位,并希望毕业后直接进入该单位工作,可以选择定向培养。
- 如果你希望保持就业的灵活性,或者尚未确定未来发展方向,非定向培养会是更合适的选择。
四、注意事项
- 在报名时,要仔细阅读招生简章中关于“培养方式”的说明。
- 定向培养一旦确认,通常不能更改,因此需慎重考虑。
- 非定向学生在读期间可通过实习、招聘会等方式积累工作经验,为就业做准备。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看出“定向”与“非定向”在培养目标、就业方向及政策待遇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考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