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纸贵指的作品是哪个】“洛阳纸贵”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常用来形容作品广受欢迎、流传广泛,以至于纸张供不应求。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与一部文学作品密切相关。
一、总结
“洛阳纸贵”出自《晋书·左思传》,讲述的是西晋文学家左思创作《三都赋》后,因其文采斐然,引发轰动,人们争相传抄,导致洛阳的纸张价格上涨。因此,“洛阳纸贵”最初指的是左思所作的《三都赋》。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相关信息,以下为相关资料的整理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出处 | 《晋书·左思传》 |
成语含义 | 形容作品广受欢迎,纸张紧俏 |
指代作品 | 《三都赋》 |
作者 | 左思(西晋文学家) |
故事背景 | 作品传抄后,纸价上涨 |
现代用法 | 常用于形容作品畅销或受欢迎 |
二、详细说明
“洛阳纸贵”最早见于《晋书·左思传》中关于左思的记载。左思在创作《三都赋》时,耗费了多年时间,精心打磨文字,最终完成这部作品。当时,他的朋友陆机对此并不以为意,认为左思不过是个普通文人,写不出好文章。但当《三都赋》问世后,其文辞华丽、内容丰富,迅速引起广泛关注。
由于作品太过受欢迎,人们纷纷争相传抄,导致洛阳城内的纸张供不应求,价格飞涨。于是,“洛阳纸贵”便成为形容作品热销、影响深远的典故。
三、结语
“洛阳纸贵”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个文化符号,象征着优秀作品的力量。它提醒我们,真正的好作品能够超越时代,被广泛传播和欣赏。而左思的《三都赋》,正是这一成语背后最真实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