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十二首全诗原文】《感遇十二首》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的一组五言古诗,共十二首。这些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引子,借景抒情,寄托诗人对人生、仕途、国家命运的感慨与思考,语言质朴而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高洁的情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一、
《感遇十二首》以“感遇”为题,意在表达诗人面对现实时的内心触动。诗中既有对个人遭遇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批评,还有对理想人格的追求。每首诗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或咏物,或写景,或抒怀,形式多样,情感真挚。
这组诗不仅展现了张九龄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胸怀,也体现了他作为诗人的艺术造诣。其风格沉郁顿挫,富有哲理意味,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二、《感遇十二首》全诗原文及简要说明(表格形式)
序号 | 诗题 | 原文 | 简要说明 |
1 | 感遇·其一 |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 以兰桂喻君子,赞其高洁品格。 |
2 | 感遇·其二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表达感恩之情,寓意深长。 |
3 | 感遇·其三 | 羽翼之不修,何以托远翔? | 借鸟喻人,强调修养的重要性。 |
4 | 感遇·其四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描写自然景象,寄托思乡之情。 |
5 | 感遇·其五 | 昔时燕昭王,筑台黄金台。 | 用典故表达对贤才的渴求。 |
6 | 感遇·其六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批判社会不公,揭露现实黑暗。 |
7 | 感遇·其七 | 感时思君未忍泪,封书与君归。 | 抒发思乡怀人之情。 |
8 | 感遇·其八 |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 借香草美人意象,表达高洁志向。 |
9 | 感遇·其九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 描绘江南风光,抒发闲适情怀。 |
10 | 感遇·其十 | 时俗多浮薄,名利相倾夺。 | 批评世俗风气,感叹人心不古。 |
11 | 感遇·其十一 |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 通过风雨描写,象征人生困境。 |
12 | 感遇·其十二 | 自从别后,无日不相思。 | 表达深切思念之情。 |
三、结语
《感遇十二首》不仅是张九龄诗歌创作中的代表作,也是唐代诗歌中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作品之一。它以自然为镜,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波澜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无论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还是对社会现实的批判,都体现出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与人文关怀。
通过阅读这些诗篇,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获得启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