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荒本草是什么代的著作】《救荒本草》是一部中国古代重要的植物学和农学著作,主要记载了在饥荒时期可供食用的野生植物资源。该书成书于明代,由当时的医学家、植物学家朱橚主持编纂。朱橚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封为周王,他不仅是一位宗室贵族,还对医药和植物学有浓厚兴趣。
一、总结
《救荒本草》成书于明代,具体时间为1406年(明永乐四年)。这部著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灾荒年份帮助百姓识别和利用可食用的野生植物,以缓解粮食短缺问题。书中详细记录了414种植物的形态、生长环境、食用方法及药用价值,图文并茂,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科学价值。
二、信息表格
项目 | 内容说明 |
书名 | 《救荒本草》 |
成书年代 | 明代(1406年) |
作者 | 朱橚(明太祖第五子,周王) |
出版背景 | 为应对灾荒,提供可食用植物资料 |
内容特点 | 记录414种植物,含形态、生长地、食用方法、药用价值等 |
图文结合 | 每种植物配有插图,便于识别 |
历史地位 | 是中国早期系统研究野生植物的专著之一,具有重要学术和实用价值 |
三、补充说明
《救荒本草》不仅是农业和医学领域的宝贵资料,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自然环境和生存需求的关注。其内容不仅限于植物的食用性,还涉及药用功能,体现了古人“医食同源”的思想。该书后来被多次刊印和研究,成为后世了解古代植物资源的重要文献。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救荒本草》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背景和实用价值的明代著作,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农业、植物学和医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