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无当的基础意思是什么】“大而无当”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事物或行为虽然规模宏大,但缺乏实际意义或效果,显得空洞、不切实际。这个成语在日常使用中多带有批评意味,用来指出某些计划、言论或行为虽然看起来气势磅礴,但实际上没有实质内容。
一、基础意思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大而无当 |
拼音 | dà ér wú dāng |
出处 | 《庄子·逍遥游》:“其翼若垂天之云,其背若泰山,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后引申为“大而无当”。 |
基本释义 | 形容事物或行为虽规模宏大,但缺乏实际意义或效果,显得空洞、不切实际。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某些计划、言论、行为等,指出其表面强大但内容空虚。 |
近义词 | 虚有其表、华而不实、空谈无用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切实可行 |
二、详细解释
“大而无当”中的“大”指的是规模大、声势大;“无当”则是指没有合适的对象或无法达到目的。整体意思是说,某件事虽然看起来很宏大,但并没有实际的用途或成效,反而可能显得浮夸或不切实际。
例如:
- 某公司提出一个庞大的市场拓展计划,但缺乏具体执行方案,被评价为“大而无当”。
- 某人发表演讲时言辞激烈、内容空泛,听众认为他“大而无当”。
三、使用建议
在写作或表达中使用“大而无当”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语气恰当:该词带有较强的批评意味,不宜用于正式场合或对他人过于直接的评价。
2. 语境合适:适用于描述计划、言论、行为等缺乏实际内容的情况。
3. 搭配得当:通常与“空洞”“无效”“浮夸”等词搭配使用,增强表达效果。
四、结语
“大而无当”作为成语,不仅体现了汉语语言的丰富性,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形式与内容统一”的重视。在实际应用中,应结合具体语境合理使用,避免误解或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