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臼之交是什么意思】“杵臼之交”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古代的交友故事,用来形容志同道合、情谊深厚的朋友关系。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友情的重视,也蕴含了深刻的道德和文化内涵。
一、
“杵臼之交”最早出自《后汉书·王霸传》,讲述的是东汉时期的王霸与郭林宗之间的友谊。两人虽然身份地位悬殊,但彼此尊重、真诚相待,成为千古传颂的佳话。这一成语常用于形容朋友之间不因身份、地位而改变的情谊,强调友情中的平等与真诚。
在现代社会,“杵臼之交”更多地被用来比喻那些在人生低谷中依然不离不弃的朋友,或者是在不同背景、阶层下依然保持真挚感情的人际关系。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杵臼之交 |
出处 | 《后汉书·王霸传》 |
含义 | 形容志同道合、情谊深厚的朋友关系 |
背景故事 | 王霸与郭林宗虽身份悬殊,但彼此尊重、真诚相待 |
引申意义 | 友情中不因地位、身份而改变的真诚与信任 |
现代应用 | 比喻在困难时期仍不离不弃的朋友关系 |
文化价值 | 体现古人对友情的重视,强调平等与真诚 |
使用场合 | 多用于赞美或描述深厚的友情 |
三、结语
“杵臼之交”不仅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情感的象征。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功利化的现代社会中,珍惜那些真正理解你、支持你的人。真正的友情,不在于表面的热闹,而在于内心的共鸣与坚定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