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 宝藏问答 >

左传中提到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

2025-08-31 22:40:24

问题描述:

左传中提到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跪求大佬救命,卡在这里动不了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31 22:40:24

左传中提到一问三不知是哪三不知】《左传》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献之一,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言行。其中,“一问三不知”这一成语最早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七年》,用来形容一个人对某件事情完全不了解,连基本的情况都不知道。

在原文中,这句话的出处是:

> “子曰:‘吾与点也!’……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过,真正提到“一问三不知”的是《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中的一个故事。当时鲁国大夫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后来有人问起此事,孔子说:“一问三不知。”这里的“一问三不知”并非指不知道三个问题,而是指对一个问题也不了解,表示对事情一无所知。

但后世逐渐演变,将“一问三不知”引申为对某事的三个方面都不了解。因此,后人总结出“三不知”具体指的是:

一问三不知的“三不知”具体内容

第一不知 第二不知 第三不知
不知天时 不知地利 不知人和

这种说法虽然不是《左传》原文的直接表述,但在后世文化中被广泛接受,成为解释“一问三不知”的常见版本。它强调的是对事物全面情况的无知,包括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以及人际关系等多方面的不了解。

总结

“一问三不知”最初出自《左传》,原意是指对一个问题都不了解。后来经过演变,人们将其解释为对“天时、地利、人和”三方面的无知,用以形容对某件事全然不知的状态。这一说法虽非《左传》原文的直接内容,但在传统文化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常用于批评那些对事情缺乏基本认知的人。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