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奄奄一息成语意思】“奄奄一息”是一个常用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处于极度虚弱、濒临死亡的状态。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生命即将消逝的紧迫感和无力感。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奄奄一息 |
拼音 | yǎn yǎn yī xī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导传》:“虽有余喘,奄奄一息。” |
释义 | 形容气息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也比喻事物濒临灭亡或衰败的边缘。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的生命力极弱,接近终结。 |
近义词 | 垂死挣扎、气息奄奄、命在旦夕 |
反义词 | 生龙活虎、精神焕发、朝气蓬勃 |
二、使用场景
“奄奄一息”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境:
- 人物状态:如病人病重,医生宣布病情危急,可用此成语形容其状态。
- 事物状况:如一个企业濒临破产,也可说“奄奄一息”。
- 文学描写:在小说、剧本中,用来渲染紧张氛围或表达绝望情绪。
三、例句解析
1. 他被车撞后,躺在地上奄奄一息,脸色苍白。
- 表达了人物受伤严重,生命垂危的状态。
2. 这家老品牌公司如今已奄奄一息,难以再与新企业竞争。
- 说明企业已经失去活力,面临倒闭危机。
3. 经过抢救,病人终于恢复了意识,不再奄奄一息。
- 表示病情由危转安的过程。
四、总结
“奄奄一息”是一个富有画面感的成语,能够生动地描绘出生命或事物濒临终点的情景。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它都具有很强的表现力。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情感和状态。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清晰地掌握“奄奄一息”的含义、用法及常见场景,从而在写作或口语中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