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苏轼原文】《赤壁赋》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被贬黄州期间所作的一篇散文,全文分为前后两篇,通常称为《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两篇赋文以游赤壁为背景,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散文中的经典之作。
一、
《赤壁赋》以苏轼与友人夜游赤壁为线索,通过描写江水、明月、秋风等自然景象,抒发了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文中既有对历史英雄的追忆,也有对现实处境的反思,体现了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 前赤壁赋:主要描绘了秋夜泛舟赤壁的情景,通过对江月、清风、流水的描写,引发对人生短暂、宇宙永恒的哲理思考。
- 后赤壁赋:则更多地描写了冬夜登高望远的景象,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洒脱情怀。
二、内容对比表格
项目 | 前赤壁赋 | 后赤壁赋 |
时间 | 秋夜 | 冬夜 |
场景 | 江上泛舟 | 山间登高 |
情感基调 | 感叹人生无常,思绪万千 | 超然物外,心境平和 |
描写重点 | 江水、明月、箫声 | 山林、霜露、孤鹤 |
哲理主题 | 对人生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思考 | 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心灵的宁静 |
语言风格 | 清新婉约,富有诗意 | 简洁凝练,意境深远 |
结构特点 | 以“乐—悲—喜”为情感脉络 | 以“游—思—悟”为主线 |
三、结语
《赤壁赋》不仅是苏轼文学才华的体现,更是他人生经历与思想境界的真实写照。无论是前赋的沉郁深沉,还是后赋的洒脱旷达,都展现了他面对逆境时的从容与智慧。这篇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成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文本之一。